本报评论员
刚刚召开的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不断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全省上下要认真落实会议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同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合力画好民族复兴同心圆,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甘肃力量。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巩固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分关心,3次视察甘肃都对民族宗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全省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奋进之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携手绘就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壮美画卷。
此次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楷模。他们当中,有的扎根戈壁高原、为国戍边,巡逻在风雪边关;有的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边远地区,以三尺讲台为孩子们筑梦引路,用医者仁心护佑群众健康;有的深入基层一线,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有的致富不忘乡亲,带领群众兴产业促增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有的用心用情、为群众帮办实事,以微笑和热情赢得群众点赞。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智慧、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为全省上下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积极向模范看齐,学习他们感恩奋进、与党同心的坚定信念,传承创新、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共事共乐、互嵌共融的团结精神,守望相助、共富共享的时代追求,崇尚法治、共创和谐的优良品质,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保障,健全党委领导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不断厚植文化根基、增进文化认同、推动文化创新,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要推动多维度流动融居、全方位嵌入发展、跨领域示范创建,不断赓续和发展各族群众精神相依、情感相亲、血脉相融的生动局面;要全力兴产业促发展、增福祉促提升、优生态筑屏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以良法善治护航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陇原沃土根脉相连,各族儿女同心筑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切实从模范和榜样身上汲取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