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乡大地处处秋收好景。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德阳市罗江区开幕。聚焦今年秋收季,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直击秋收·天府粮仓装新粮”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田间地头,聚焦科技赋能、农机应用、良种推广等现代农业实践,带您感受“稻浪千重、谷满粮仓”的丰收喜悦,展现四川各地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生动画面。
本报讯(李菲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金秋九月,再迎秋收。9月2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大春粮食收获进度已近七成,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根据年初发布的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四川今年粮食产量要达到725亿斤以上。其中,大春粮食是主力军——从播种面积看,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常年超过7900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八成以上。从目前秋收情况预测,今年大春粮食产量较往年稳中有增。
推广粮油作物主导品种,是四川确保完成产量任务的一项重要行动。今年1月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四川省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遴选出50个农业主导品种。其中,粮油作物类最多,包括10个水稻品种、5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5个油菜品种、2个薯类品种等。从产量情况来看,各地产量表现良好,部分品种带动当地亩产突破纪录,实现产量水平提升。
今年,四川持续深化“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年内将完成新建1000个粮油千亩高产片的目标,力争带动全省粮食单产再提高3公斤左右。
较往年而言,今年秋收季面临的天气考验更甚——华西秋雨来得早、来得猛。8月中旬以来,全省大部分秋粮产区降雨密集,雨日明显偏多。如何烘干粮食成为当下种粮大户最关心的事。目前,全省21个市(州)、70多个产粮大县的34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这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日烘干能力达3.2万吨,可为农户提供秋收时代清理、代烘干、代收储、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助其减损增收。
此外,四川近年来不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调整补贴比例,不断鼓励有能力的种粮主体购置烘干设备。不少种粮大户已自行购入烘干设备,可为周边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
秋粮收获结束后,晚秋生产的“黄金窗口期”正式到来。全省计划发展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105.4万亩,以再生稻、秋马铃薯、秋红薯等作物为主。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当前要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抓好晚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