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冷”降“热” 以“技”降险


  本报9月21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朱成龙) 连日来,胜利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河口维修服务部机械施工站通过场外预制,高效完成河口采油厂单井拉油罐鹤管整改。

  7月份以来,河口维修服务部开展“你有瓷器活,我有金刚钻,以新技术业务助力甲方降风险保生产”活动,当月高风险降级施工17项,消减时长41小时。

  油田《从严落实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九项措施》,对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河口维修服务部积极求变,用新技术业务实现以“冷”降“热”、以“技”降险。

  在河口采油厂集输管理中心丁王站施工现场,传统的焊接作业已被法兰连接工艺全面替代。施工人员经过精准测量,将施工整体流程分成三部分,将原本需要现场动火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至场外预制,最终使用法兰进行“冷”安装,将特级动火降为一般作业。

  在河口采油管理六区义南联合站,管网维修四站运用“冷切割+冷粘+碳纤维防腐”组合工艺,完成DN273闸门安装作业,技术进步将特级动火作业风险等级降为一般作业。

  “一切高风险施工方案皆可优化,一切高风险作业施工皆可降级。”今年以来,河口服务部与河口采油厂两个管理区建立“零动火、零泄漏”示范区试点,推行“前期防护、中期保养、后期运维”的全链条维保模式。同时,结合前期检测数据,分别在采油管理一区、七区、十区建立区域管道数据库,及时消除“高后果区”的故障隐患。

  截至目前,服务部在示范区完成不动火施工近百项,开展碳纤维、重防腐、陶瓷保温等工艺施工,积极应用冷粘、管线套丝、水力切割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维保质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