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成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党校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遵循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系统整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资源与环节,通过强化整体性、深化协同性、拓展开放性,全面提升工作质效,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整体性,实现职能贯通与资源整合。一是坚持职能系统集成,以“教研咨”融合增强效能。“为党育才”与“为党献策”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高质量理论研究是教学和决策咨询的根基,学员思考与实践为智库研究提供素材,而决策咨询成果又能反哺课堂,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穿透力。要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教学科研咨询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二是坚持育才链条贯通,以闭环管理提升培养质量。干部培养是长期系统工程,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将需求调研、计划制定、教学实施、考核评价与培训后跟踪紧密衔接。通过精准调研确保选题紧跟时代、贴近实际,以科学设计和严密组织保障质量,推动学习成果向工作能力转化,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三是推动平台整合,以数字赋能优化运行体系。通过建设“智慧党校”校园统一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学管理、学员服务、资源调配等功能,打破信息孤岛。利用大数据分析学员需求、评估教学效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精准度,为整体性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深化协同性,推动多元联动与资源整合。一要强化内部主体协同,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围绕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任务,推动教务、教研、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通力协作,确保教学有序、管理精准。完善教师与学员双向互动机制,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导师制、学员论坛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效能提升。二要促进核心要素协同,实现教学资源系统集成。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国家重大战略,系统推进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选配与方法创新,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与有效性。三要推动内外协同整合,拓展办学资源网络。要积极开拓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国企和基层单位的制度化合作,通过共建基地、合作研究、委托培训、人才交流等形式,将外部优质资源高效引入党校系统,实现内外资源常态化对接与共享。
拓展开放性,秉持守正创新与内外互通。一要坚持理念开放,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突破。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重点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教学科研中心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分析问题、回应关切、引领思想,在守正创新中巩固理论阵地。二要推动内部开放,以资源共享激发整体效能。要打破校内部门、班次、项目壁垒,建立多层级的师资库、课程库、案例库。鼓励跨部门跨专业组建团队,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联合攻关,促进优质资源全党校系统畅通流动、高效配置,提升重大课题研究能力。三要主动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输出党校学术、理论及实践成果,组织教师参与政策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基层调研,推动智库成果转化应用。同时,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同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智库、政党交流对话合作,提升党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单位: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