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9月23日在上海市开幕。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将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十四五”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在工博会设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上,“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深海一号”能源站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先进有色金属材料支撑了神舟飞天、嫦娥揽月……一个个大国重器彰显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与此同时,近300件全球首发、近200件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展现出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活力。
以钢铁为手足、AI为大脑,第一次参加工博会的交大智邦展出了一款智能体机床,它像一辆拥有AI大脑的无人驾驶汽车,能自主规划、决策和优化每一段加工路径,控制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越疆首发多形态通用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在其助力下,双足人形机器人兼具移动和精细化操作能力,轮式机器人灵活穿梭于设备之间,多足机器狗在复杂环境中稳定巡检,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可以在统一调度下协同完成抓取、检测、搬运、组装的全流程任务。
面向下一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相关举措将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李乐成说,将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制造”等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工博会设置9大主题展、3大特展,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中外展商参展。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面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