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9.13-9.19)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京举行

9月18日至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俄罗斯等22个国家和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年会上,我国代表团提出的《壁画病害分类》《丝织品文物病害分类》《中国书画文物病害分类》和《古陶瓷科学表征》4项国际标准预研项目建议得到参会各国专家的高度关注,为标准研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国家文物局发布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成果和保护工作情况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组织情况和现场保护工作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该项调查成立以来,国家文物局组织多方人员研究论证,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尕日塘秦刻石”。尕日塘秦刻石全文共12行36字,文字多数清晰可辨,风格属秦篆,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博物馆馆藏文物定级工作的通知

近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文物局将全面开展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定级与备案工作,并发布有关工作事项通知。通知明确,要充分认识馆藏文物定级工作的重要意义,规范执行馆藏文物定级工作程序,切实加强馆藏文物定级工作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国有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利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在京成立

9月18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成立仪式在京举办。该专项基金的设立,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公募资金、拓展业务范围的创新实践,旨在助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科学保护、深入研究、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并将旧址打造为激发爱国情怀、传播和平理念、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

2025年度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顺利举行

9月13日至14日,2025年度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在北京、沈阳、武汉、西安四地顺利进行。考试分为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责任监理师3个专业类别,共16个科目,报考人数9308人、2.3万科次。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加强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管理,优化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师考试与业绩审核流程,持续提高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能力与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本次考试成绩预计于2025年11月公布。

北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北京颁发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

9月19日下午,《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正阳门箭楼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北京颁发中轴线世界遗产证书。申遗成功以来,北京持续加强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带动老城整体保护,推动“古都之脊”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中轴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北京古都之美和现代魅力在这条轴线上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山西

山西运城发现倗国国君墓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断定该墓葬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保存较完整,共发掘西周墓葬1299座,车马坑33座。M1006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出土各类随葬器物448件(组),共1007件,包含铜器、陶器、玉器、骨角器、蚌贝器等,鼎、簋数量为三鼎三簋。

浙江

浙江绍兴宋六陵考古发现北陵区首座帝陵

近日,绍兴宋六陵考古取得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在宋六陵北陵区发现首座帝后陵石藏。此次考古发掘主要围绕宋六陵北陵区7号陵园献殿区域进行,考古人员表示,7号陵园石藏东西长9.5米,形制、规格与南陵区1号陵园等石藏相近,故推断该陵园应为南宋中后期帝陵陵园,这一发现为探索宋室南渡后帝后陵寝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依据。

福建

福建新增两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近日,福建省文物局组织开展评估认定工作,将南平市光泽县池湖遗址、宁德市霞浦县黄瓜山遗址列入第三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池湖遗址是福建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依托窑址、山体、林带、河道四类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科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黄瓜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遗址,目前已开放遗址展厅与研学基地,开展模拟考古、黄瓜山海错等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截至目前,福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已达13处。

山东

青岛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特展开幕

9月16日,青岛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暨“六秩凝华 唯此至珍”特展开幕仪式在青岛举行。特展精选馆藏珍品,全面呈现青岛深厚历史底蕴与博物馆发展成就。60年来,青岛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展览创新、社会教育、文旅融合等领域全方位发展,为青岛“博物馆之城”建设及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彰显了博物馆在传承城市文脉、推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湖北

湖北印发贯彻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条例工作方案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贯彻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强调,要规范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加强英烈事迹和精神研究,深化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传弘扬,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赠或出借藏品用于展陈和研究,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学习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推动红色文艺创作、加强公益宣传作品展播等。

重庆

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

9月17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本届论坛以“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为主题,国内外专家齐聚,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近年来,重庆以文物系统性保护为抓手,有力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涪陵白鹤梁题刻等4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今年是龙骨坡遗址发掘四十周年,论坛期间同步举办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积极助推相关领域研究。

青海

青海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5处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青海旧石器考古调查成果,新发现史前遗址点5处,采集典型石制品115件,陶片4件。本次调查显示,青藏高原边缘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主要分布在湖泊与河流附近,石制品多埋藏于河流阶地和湖滨高地,类型丰富但数量较少。相关发现为理解青藏高原早期人类迁徙与适应提供了新视角。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