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来回穿梭的叉车将货物有序堆垛、装车,满载成品的半挂车排队驶出工厂……秋分将至,天气渐凉,在工业大县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湖南延盛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铵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本月订单量依旧饱和,预计能满产4万吨硫酸铵。”湖南延盛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雪辉说,公司于2024年11月投产,预计到今年11月可实现产值5亿元。
这是工业大县“挑大梁”的一个缩影。在制造业大省湖南,不少工业大县的重点项目建设忙、龙头企业经营好,成为稳增长、提质效、强动能的关键支撑。
记者从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今年1月至7月,湖南33个工业大县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2283亿元,占全省规工营收的53%;规模工业企业利润达669亿元,占全省规工利润的54.8%。
在湖南的工业大县中,轻纺制鞋、农副产品加工、冶炼铸造等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底色”。如今,这些产业正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是全国闻名的“黑茶之乡”。如今,当地历史悠久的黑茶产业增添了不少新要素:安化黑茶制造业集群中,70%以上的规模企业引入自动化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实时采集和分析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
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说,安化搭建起“院士领衔-企业参与-成果转化”科创矩阵,黑茶行业累计申请专利300多项,开发速溶茶、茶护肤品等32类功能性茶饮、茶衍生品,推动技术转化效益达8.56亿元。
与此同时,高分子材料、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湖南不少工业大县的“新名片”。
长沙下辖的浏阳市是“全国百强县”,以新型显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来势”喜人。今年以来,浏阳经开区引进多个新型显示关联项目,合同引资额超过100亿元,涵盖裸眼3D、车载显示等前沿领域。其中,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项目预计在今年底投产,将推动长沙成为全球超高清显示器件制造基地。
浏阳经开区产业发展局负责人喻武强说,浏阳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链群协同发展,通过技术迭代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不断与各种应用场景产生“链接”。今年,园区还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政策,专门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于大中城市龙头企业多、生产要素集中、创新活跃,县域经济呈现出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高端人才与核心技术等特征,因此工业大县的新旧动能转换往往存在很多堵点。
“我们建立了工业大县联系服务机制,逐个确定直联企业、直联项目,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为工业大县‘把脉问诊’。”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胡玉辉说,截至目前,这一机制已收集70多个产业发展难题,形成工业大县诉求清单,有关部门将逐一“解题”。
岳阳市云溪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姚骄阳说,今年1月至8月,当地共解决企业融资贷款、库存积压、手续办理等问题105个,积极为企业争取省市各类奖补资金2644万元,让企业轻装上阵、快步发展。
中小企业是工业大县的“基本盘”。以湖南为例,该省有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量分布在工业大县,有的集群产值规模和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在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内卷”的大背景下,工业大县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为了给中小企业减压、给初创企业赋能,湖南探索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服务体系。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服务指导处处长胡新才说,目前,全省中小企业线上服务平台累计解决企业诉求上万件,线下实体服务窗口在县市区的覆盖率超过90%。
胡玉辉介绍说,下一步,湖南将不断健全完善工业大县联系服务机制,通过联点督导、上门服务、精准对接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筑牢工业大县“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