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武清市场化引进北京疏解项目113个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以来,武清区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深入落实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建设迈上新台阶。”9月17日,天津市武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许颖悟表示,五年来,武清区承接清华超滑科技、北化工产学研基地等北京科技转化落地项目210个;市场化引进北京疏解功能项目113个,总投资509亿元,为北京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企业超260家。

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操作。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操作。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引下,仅今年上半年,武清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13.4%、5.3%,地区经济运行呈现出“起步早、发力快、增速高”的特点。“十四五”期间,武清区加快推动等14个数据中心建设,智谱AI、宗申数引网等标志性项目落地,智算算力规模超2万PFlops,数字经济企业超7500家、营收超700亿元,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为吸引北京等地企业入驻,“十四五”期间,武清区出台营商环境跃升10项措施,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32个、“倒计时审批”事项21项,“签约即挂牌、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模式全面推广。截至目前,武清区市场主体突破18.1万家,比“十三五”末增加4.8万家。

游客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京津佛罗伦萨小镇游览购物。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游客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京津佛罗伦萨小镇游览购物。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孙学颖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清区引入中国农大、北京农林科学院等100余位农业方面高水平专家,建成1个人才服务平台、2个联创中心、4个教授工作站、4个科技小院、15个产业服务站;以建设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为契机,集中资源打造了天民田园、李大人庄、运河不夜城等一批标志性农文旅项目,为京津冀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短途休闲理想目的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