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精准发力 盐津县护航秋收好“丰”景


廉 通 基 层

秋风掠过,穗浪轻语。深秋的昭通市盐津县落雁乡,万亩稻田如铺开的长卷,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空气里弥漫着新稻的清香。田间地头,收割机的轰鸣声与人们的笑语交织在一起,农户们俯身挥汗,搬运着一季的希望。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将保障粮食安全列为重点任务,组建专项监督组直插田间,紧盯政策落实、资金到位、技术支持和设施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确保惠农政策真正进村入户,为秋收全力“踩油门、清路障”。

“补贴到位了吗?技术员下来指导了几次?”县纪委监委干部走在田埂上,一边仔细查看稻穗长势,一边与农户亲切交谈。针对监督中发现的农技培训覆盖不足、部分农户种植技术薄弱等问题,监督检查组及时向农业农村部门发出监督提示,推动开展“田间课堂”28场,累计培训600余人次。同时,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技术包保”责任制,6名农技人员分区包干,为农户提供从育苗到收割的全流程技术指导,确保科学种植技术落地到每一块稻田。

“灌溉水渠堵塞的问题,反映上去三天就修好了!”提及纪委的监督效率,落雁乡种植户李大姐连连称赞。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盐津县纪委监委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监督成效的重要标尺,在秋收一线设立流动接访点,并开通“扫码吐槽”平台,累计收集农户在晒粮、售粮、农机服务等方面的诉求28条,推动解决20余个实际困难。例如,针对农户反映的晒场不足问题,督促乡镇统筹开放村级活动场所、学校操场等公共区域作为临时晒场;针对粮食收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部门每日发布收购价格及网点信息,让农户卖粮更便捷、更放心。群众纷纷点赞:“现在反映问题有渠道,解决困难有效率!”

近日,落雁乡水稻示范区传来喜讯:经专家测产,示范区水稻亩产达652公斤,较非示范区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每穗籽粒数达326粒,创历史新高。数字背后,是农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家8亩稻田,今年能多收400多公斤稻谷,增收1000多元!”王齐书笑着算起经济账。更让他高兴的是,随着稻米品质提升,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还高出0.2元。

如今,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护航下,落雁乡水稻产业正实现从“增产”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乡1.09万亩水稻预计总产量可达700余万公斤,较去年增产30万公斤。“小稻米”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产业”。

来源 /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盐津县纪委监委来源 /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盐津县纪委监委

作者 / 周培

编辑 / 吴刘继

审核 / 云纪宣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