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本报讯 (武金爽)“今年孩子考上了河北医药学院,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而孩子的学费就成了我们困境家庭的一个大事,这次多亏了市驻村工作队、河北省社促会等爱心人士的助学金,让孩子圆了大学梦。”曹妃甸区三农场北常坨村民高先生说。市政府办驻村工作队与北常坨村以“党建+帮扶”的工作模式,结成“手拉手”党组织联建共建,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基层治理、乡风文明之路,有效地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融合引领村民致富。北常坨村以水稻种植为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没有集中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2024年初,驻村工作队向村党支部提出了党建引领“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振兴思路。先后邀请唐山市农科院等4位市级农技专家到北常坨村,就水稻种植、土地保养及病虫害防治等对村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引导种粮大户成立了“沣祥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禾光米业销售公司”和“炎谷智能网络科技公司”。公司运营模式以合作社为主,水稻插秧、管理、施肥、打药等统一集中管理,成熟后由合作社向农户集中收购,注册商标、统一品牌对外销售,助村民增收。利用网络、电商等平台与社区物业合作,在唐山市中心的万科、恒大等99家社区投入稻谷鲜米自助销售机,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
基层治理打造乡村善治。结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争取资金近100万元,修建村里的道路,实现了全村路灯全覆盖。还在村中心建起了健身广场,聘请国家级武术大师姚氏太极传人张劲芳来村传授八段锦。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聘请专业消毒消杀公司进行灭蚊虫等绿色净化活动,为群众免费发放近万元的消毒药品。同时,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基层。
乡风文明焕发新生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向村民发放移风易俗等宣传品3000余份,提高了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最美家庭”创建活动,让好家风传遍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