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甘肃省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速写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庄俊康 祁玉洁
9月23日,秋分,甘肃省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庆祝活动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什川古梨园举行。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在威武雄浑的兰州太平鼓声中,歌舞、农趣与美食交织,既展现了全省“三农”领域的成果,又点燃了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省市联动 共庆丰收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全省上下联动,各级政府精心策划,主会场由省农业农村厅、兰州市政府主办,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皋兰县政府承办。什川古梨园设置10个特色专区,集中呈现“三农”发展新貌。
在“甘味”展销区,60家企业带来“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的200余种特产——静宁苹果、陇南核桃、甘谷辣椒、定西宽粉等,吸引了观众驻足品鉴。“云端助农”直播区,电商达人、农民网红线上促销,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9亿元,远销多国。
古梨园系统展示区,农技能手演示了“天把式”高空修剪、“高杆吊枝”等传统技艺;乡村工匠名师展演区,杜霞等省级名师展示了临夏砖雕、庆阳香包等非遗,彰显了农耕文化的底蕴。农趣体验区,“蔬果套圈”“徒手搓玉米”等亲子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农耕乐趣。
各地活动同样精彩:兰州举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武威设“首席专家谈技术”专栏,陇南举办“这十年”农业成果展,酒泉举办现代种业博览会,张掖推出“科技赋能丰收路”展,将政策、技术、服务送至田间。
民俗文化展演亮点频现,兰州鼓子、太平鼓、“高高跷”等传统文娱项目在主会场震撼登场。另外,平凉举办了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及乡村戏曲大赛。据统计,丰收节前后,全省举办活动超530场次,线上线下参与超200万人次,其中农民占80%。
农民站主角 共享丰收喜悦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丰收节庆祝活动聚焦给足丰收措施、展示丰收成果、搞活丰收经济、做深丰收文化、塑强丰收品牌等方面,创新了组织形式,丰富了活动内容。
丰收节坚持政府搭台搞服务、农民登台唱主角。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及传统技艺展演活动,深刻反映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各行业协会、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出台了一批惠农惠民的务实举措,推进普惠性惠农项目,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好。
今年全省夏粮稳产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全年丰收基础稳固。丰收节庆祝活动把全省上下聚力夺丰收、倾情促振兴的做法成效展示出来,充分释放农业基本盘稳、“三农”发展基础好的积极信号。
同时,丰收节将乡村民俗文化、人文精神与现代要素、时尚元素相结合,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开展讲村规民约、唱村歌民谣,唱好丰收主旋律,唱响乡村大产业,唱出农民精气神。
农文旅融合 助力城乡消费热起来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甘味”品牌建设的安排部署,省直部门协同发力,开展庆丰收活动,推进“甘味”品牌建设: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参加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商务部门举办了“数商兴农庆丰收”活动;邮政系统启动了“919邮政农品节”;工会系统组织全省百万职工消费“甘味”农产品;团省委等部门联合组织“甘味出陇·青春赋能”直播助农礼赞丰收活动;省妇联组织“陇姐推荐官”团队,直播带货农特产品。
兰州市与全国35个大中城市联合开展了“菜篮子”消费促进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惠农惠民举措,让丰收的喜悦持续升级。各地通过搭建展销平台、线上线下联动,畅通城乡消费链路。
今年农民丰收节我省深度融入全国农产品消费市场,持续组织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并开展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数商兴农庆丰收”、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正值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活动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渠道,把农产品与“农创产品”结合起来,把单纯的“买”延伸到“赏、玩、学、创”,让乡村人气“聚”起来、消费市场“热”起来。
责任编辑: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