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莹 □ 本报通讯员 吴云汉 林勇 作为全国海洋渔业大省,福建坐拥闽东、闽中、闽南、台湾浅滩、闽外五大渔场。今年伏季休渔期间,全省累计有1万余艘应休渔船集中回港,近10万名渔船民统一上岸,实现“船进港、港规范、网封存、人上岸”。 “自今年4月伏季休渔工作部署推动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守海护渔工作,在制度构建、执法监管、普法宣教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法治力量保障伏休秩序平稳有序,守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以法为纲 守住“休渔红线”
“以前到了伏季休渔期,个别涉渔船舶心存侥幸,违规出海捕捞。现在有了明文规定,一旦违规就会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大家遵守伏休制度的自觉性自然就提升了。”漳州漳浦赤湖船管站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持续完善全省监管体制。今年1月,福建省出台进一步加强沿海乡镇船舶管理的意见,明确按照“有证无证一起管、海上岸上联动管、常规手段与科技手段结合管”原则,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同联动的乡镇船舶安全管理体系。4月,省海洋与渔业局出台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船籍港休渔和“依港管船”“定人联船”“定期点船”等监管措施,落实海陆统筹、打防结合,健全常态化巡查与专项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针对涉案渔获物易变质、保管难度大等问题,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福建省涉案渔获物先行处置办法》,规范处置流程、提升行政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同时,研究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和基准,统一规范全省海洋与渔业行政处罚行为,保障执法公平公正。
数字赋能 织密“护渔网络”
“发现一艘渔船偏离停泊点,立即核查!” 8月7日,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从全景海视图中发现一艘有异动的渔船。只见工作人员滑动鼠标点击船舶图标,屏幕上方即刻显示船主信息和船舶航速、航向等资料。不多时,这艘渔船被就近执法船艇拦截。 “目前,福建所有乡镇船舶均已装配北斗定位终端,一旦发现信号消失、偏离停泊点、靠近禁渔区等异常行为,会第一时间将预警推送到属地乡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在数字化赋能监管的同时,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深入开展“一查两严管”“清港查船”“蓝剑”“亮剑”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海上违法捕捞行为。 今年伏休以来,福建省各级渔政执法机构开展检查行动5000多次,出动人员2.7万余人次,查办案件219起,查获违规船舶305艘。 为实现“陆上不漏港、海上不漏域”,全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机制防”体系,并联合海警、公安等部门推进“五海一边”执法机制,形成“岸上堵、海上查”合力。
普法润心 凝聚“守渔共识”
“休渔不是‘断生计’,而是为了‘保长远’。”6月12日,在连江县苔菉镇举办的“商渔共治2025”暨“福渔平安行”普法宣教活动中,工作人员以案释法,为近百名参加船员培训班的渔民面对面授课,普及相关政策法规。 今年伏休期间,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开展伏休宣传周、“送法进渔港”等活动500余场,通过走进渔港渔村,采取无人机航飞喊话、召开座谈会、摆摊设点等方式,向当地渔民宣讲休渔制度与安全生产法规,用“渔民听得懂的话”生动解读政策法规。 同时,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渔业互保协会开展“福渔平安行”宣传活动16场次,进一步提升渔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