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9月23日,为期5天的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闭幕。自19日以来,超音速战机高速飞行产生的脱体涡流和表演机拉出的道道彩烟,共同点染长春上空。回顾这次活动,既有专业飞行,又有温暖时刻,一个个精彩画面令人难忘。
画面一: 双机点赞
双机拉起、翩然分开、对冲交叉,白色烟迹在北国长空画出巨大心形。
这是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带来的动作——“双机点赞”。此前,他们曾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表演这个动作。
“红鹰”飞行表演队队员均由空军航空大学飞行教官兼任。八机钻石斤斗、七机开花、龙腾盛世、四机对冲、六机快滚……为了这次活动,飞行教官们共准备了19个难度大、样式新的表演动作。比如,在表演八机钻石斤斗——这一“红鹰”飞行表演队的招牌动作时,两架飞机之间的间隔只有3米。
高难度的飞行表演背后是矢志打赢的不懈追求。“红鹰”飞行表演队队员张力说:“这是人民空军的硬核浪漫。”
画面二: 歼-20打开座舱盖
过去几天,一张歼-20打开座舱盖的照片,在网络上掀起一波波热议浪潮。
活动现场,当歼-20完成空中飞行展示,缓缓滑行至停机位,座舱盖开启的那一刻,现场观众发出阵阵欢呼,不少人挥舞双手向飞行员致意。
首次在空军开放活动中进行静态展示的歼-20,褪去大国重器的神秘面纱,让观众得以“零距离”观察它的细节构造,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
当观众的欢呼声盖过战机滑行的轰鸣声,空军开放活动此刻有了最生动的注脚——这不是单纯的装备展示,还让人们触摸到了大国空军的强劲脉搏。
画面三: 歼-6无人机
在本次活动歼击机的展示序列中,一个特殊的机型引人注目——由退役战机歼-6改装而成的歼-6无人机。这型机于1995年首飞成功,可作攻击机和训练靶机。
飞行表演开始后,歼-20、歼-16、运油-20A、空警-500等战机在歼-6无人机上空飞过时,观众纷纷举起手中拍摄设备,定格这一珍贵瞬间。
歼-6无人机与其他国产先进战机的同框,构成了一幅人民空军从“国土防空”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生动图谱。
画面四: 机翼下遮阳
9月下旬,蓝天如洗,阳光正好。活动现场,不少人自带防晒装备阻挡强烈的紫外线,还有一部分观众选择了更为特别的“防晒方式”。
在这次空军开放活动现场,许多战机的机翼下都“挤”满了观众。
幼童在父母的托举下努力触摸战机,老人坐在轻便折叠凳上仰头观看飞行表演……轰-6、运-7、运-8等各型战机以其宽大机翼为参观人员提供“遮阳服务”。
画面五: 金头盔的向往
一位记者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他在活动中最受触动的瞬间:“金头盔”前,一个刚有展台高的小朋友充满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代表人民空军飞行员最高荣誉的展品。
这张随手拍下的照片,揭示的是空军开放活动的另一重意义——活动不仅是一个展示人民空军形象的平台,也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从开幕至今,短短5天,近百万观众来到现场,共赴蓝天之约。还有很多人来到场馆外的蓝天公园“场外看展”,或者通过网络“云观展”。
本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已落幕,但蓝天的故事,还会继续。一颗颗向往祖国空天的种子已经在青少年心间种下。
新华社长春9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 米思源 张瑞杰 厉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