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迎来强势反弹。
经过一年的落子生根,这场被称为“9.24”新政的重磅改革,正悄然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肌理。
这场新政始终锚定投资者核心关切,通过对投资端、融资端、上市公司治理等全方位立体式改革,用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得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守护居民财富的“新蓄水池”。
长钱“活水”涌流,投资者有了“稳”的底气。2025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加大入市力度。“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逻辑,正在从政策文本转化为市场动能。当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当公募基金总规模稳稳站上35万亿元台阶,这些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得住、走得好”的坚实底气。以往普通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时的焦虑感,正随着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被慢慢稀释。
融资端“精准滴灌”,市场有了“新”的活力。2024年9月底,“并购六条”优化审核规则,一年时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债券市场“科技板”今年5月落地,为创新型企业打开了新的融资通道,助力科技企业“新苗”拔节生长。当更多深耕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的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资金,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也让投资者有机会分享中国创新发展的红利,这种“产业-市场-居民”的良性循环,让财富增长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上市公司“提质去芜”,市场有了“净”的生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财富的“安全边际”。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正式全面实施。退市新规聚焦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切实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当“害群之马”被逐步清除,优质企业获得更多估值溢价,居民手中的股票、基金持仓才更有“含金量”,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生态优化,是对投资者权益最实在的保护。
一年多来,资本市场的生态之变或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暴富效应”,但这种从“投机市”向“价值市”、从“政策市”向“市场市”的转型趋势,正充分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建设理念。当资本市场成为普通人分享经济增长、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蓄水池”,它所承载的不仅是资金与数据,更是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