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健身功法之八段锦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王然

八段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宋代,因为功法共八段,故名为“八段锦”;又因柔和缓慢的动作、配合呼吸和意念调节,可达到强身健体、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被誉为“千年长寿操”。那么,八段锦八大招式有哪些呢?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口诀:两手托天理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下焦肝肾通调好。

动作要领: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相交)置于小腹。两手从小腹下方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向上(心向上),上推至头顶上,双臂伸直,手掌托天,眼往上看。当向上方托至极限,慢慢承受不住时,即开始慢慢放下手掌至小腹。按此方法做7次,即完成双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拉伸脊柱,调理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改善气滞。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口诀:左右开弓似射雕,展胸扩肺气力豪。

动作要领:双脚蹲弓步,双手握拳往斜上方做射雕的姿势,此时左手做手决,往左上方伸直,右手保持竖拳至右胸侧往后拉,呈拉弓状。眼看食指尖。待身体往后掰至极限,同时憋气,然后左右手收回至胸前,同时站立起来。左右各做7次则完成左右弯弓似射雕。

作用:扩展胸腔,增强肺功能,缓解肩颈僵硬。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口诀:单举手来调脾胃,升降相因助运化。

动作要领:将两手掌心向内,一手使劲上举做托天式,另一手使劲往下做按地式,将身体努力拉开至极限。然后放松,双手在胸前交换,保持掌心向内,换手以同样方式完成。左右手各做7次完成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改善胀气、便秘。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诀:五劳七伤往后瞧,疏肝解郁精神爽。

动作要领:自然站立,手掌下垂,吸气并保持住,头慢慢往后瞧,同时转身,同时将手随身体而转。如往右转,则右手随身体往后,如往左,则左手往后。使劲转身直至达到身体极限。左右方向各转7次完成五劳七伤往后瞧。

作用:缓解颈椎疲劳,调节“五劳”(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和“七伤”(喜、怒、忧、思、悲、恐、惊)。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口诀:摇头摆尾去心火,肾水上升心火降。

动作要领: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就是近膝盖的部位。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欲作圆环形转摇。要求低头时,头的高度一定要比臀部矮,然后使劲扭摆头往后看,并同时扭转身子。在转身时深深吸一口气,扭到身体的极限后稍稍停顿,在头,身子摆回正前方这一复原状态时呼气。接着再向相反方向重复转身,左右两边都转身摆回一次为一回合,此动作连做7次。

作用:降心火,改善失眠、烦躁、口腔溃疡。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口诀:两手攀足固肾腰,腰强肾壮精神好。

动作要领: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上身弯腰前俯时,双手掌抚摸双腿后面部分,顺势缓缓下行,直至两手攀够住自己两足跟,右手攀够右脚跟,左手攀够左脚跟。当手攀够脚跟过程中,深吸气。当攀够住脚跟后,感觉拉抻到极限之时,缓缓吐气,同时再次用双掌,抚摸腿后肌肉,顺势上行,直至双手掌到达腰眼部位。然后,吸气并身体后仰,后仰到身体的极限后,吐出第二口气,身体缓起。接着再一次弯腰前倾,攀够足跟,即重复另一回合。

作用:强健腰肾,改善腰酸背痛、肾虚。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口诀:攒拳怒目增气力,肝血充盈筋骨强。

动作要领: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势,怒目瞪眼,虎视前方。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右拳向前方击出,右臂伸直,拳心向下。然后收回左拳,如法击出右拳,左右交替为一回合,共做7次。

作用:增强肝血,提高肌肉力量,缓解疲劳。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诀:背后七颠百病消,气血畅通病不扰。

动作要领:直立,并足,两掌紧贴腿侧,手指并拢,两膝伸直。随后,双手掌心向下平掌下按,掌指向前,足跟并拢提起,离地数寸,同时深吸气,昂首,作全身提举势。然后,身体如从虚空中掉下,放松下落,足跟着地,并呼气。反复进行。

作用:震动脊柱,调理全身气血,预防疾病。

(作者就职于邯郸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