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朱 纯
本报讯 近日,秀洲区组织开展“走城乡、看发展”关爱礼遇道德模范活动,15名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受邀坐上了262路“好人专线”,开启一场沉浸式体验之旅,感受城乡文明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
“看到秀洲城乡发展的新变化,觉得特别自豪。此次活动激励我们在岗位上持续发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人投身向上向善的队伍。”嘉兴市道德模范来乐春的话语,道出了道德模范及好人代表的共同心声。
活动中,他们沿途参观新塍古镇、潘家浜美丽乡村等标志性点位,深度体验美丽乡村的生态魅力与古镇深厚的人文积淀。在程宝泓艺术馆和喜马拉雅·小蓬莱剧场,大家还参观了《水墨乡愁》主题展览,体验了定制VR剧目《小蓬莱寻仙记》,在科技与艺术融合中感受文化焕新的活力。
活动还设置了主题座谈活动,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围坐交流,分享平凡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和志愿服务中的暖心瞬间。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是秀洲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次活动既是对好人的礼遇,也希望通过他们传递更多正能量,营造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的浓厚氛围。”秀洲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秀洲通过完善机制、选树典型、强化礼遇,不断激活文明社会细胞,扩大好人群体,厚植美德沃土,让崇德向善成为城乡共有的价值追求。好人事迹需要被传颂,好人精神应当被弘扬。秀洲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扎实推进“五个一”美德工程,组织美德宣讲团走村入社,让好人站在台前讲述自己的故事。“有礼讲堂”“道德评议会”常态化开讲,去年好人事迹分享超200场。《秀洲好人漫图说》系列漫画、“好人故事”短视频陆续推出,原创歌曲《好人之光耀秀洲》、小品《最美护工张根宝》等文艺作品播放量超千万,好人事迹破圈传播。与此同时,全区13个“好人工作室”陆续落地,既有缪惠新中国好人工作室等引领性平台,也有“邻家曹阿叔工作室”等专业化矛盾调解阵地,让好人精神从事迹转为方法。
“现在做好事能被记挂着,心里特别暖。”浙江好人周振明的感慨道出了很多人的共同感受。“政府想着我们,我们更要继续发挥余热。”嘉兴好人杨开颜的话同样真挚动人。为落实“好人有好报”,秀洲构建起“物质+精神”双重礼遇机制:设立好人专项基金,从政治礼遇、精神鼓励、物质激励、困难帮扶四个维度为道德典型“护航”;推出“文明贷”“道德贷”等“四贷一体”金融激励,累计为好人授信1.2亿元;制定“身边好人礼遇八条”,“好人礼遇卡”覆盖公交出行、体检服务、免费观影等10个领域。去年还为50位生活困难的好人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实打实解决就业、就医难题。这些关怀,让“当好人、有好报”成了共识,也让更多人主动向好人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