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 (记者 孙艳)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管委会获悉,自2022年起,北京市在产业上重点布局25家标杆孵化器,三年来,以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北京市标杆孵化器正在以卓越一流的孵化服务模式,构建起“超前孵化-概念验证-企业培育-产业聚集”的全链条孵化生态,服务在孵企业超2000余家,持续引领带动北京创新创业能级跃升。
为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实现软硬环境“双提升”,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增长极”,2022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建设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利用硬核研发优势,持续集聚创新、策源创新,已累计服务6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进一步带动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生物医药创集群,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对标国际顶级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标准,在京打造了8600平方米的Class A级共享生物实验室,包含30多个/套实验室以及2套B+C级通用GMP空间和1个PCR临床检测中心,为在孵企业提供与跨国药企同等环境的研发空间及专业设施和运营管理服务。同时,该中心还自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项目提供驻场CRO服务(指孵化器技术人员辅助创新企业研发人员开展技术研发),从概念设计开始帮助企业研发。
据了解,集聚全球顶级科研、服务、产业、资本等创新资源,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目前已与美天旎、丹纳赫、瑞孚迪、查士利华等多家科学仪器公司、CRO公司联合建设专业化研究中心,与礼来、诺和诺德、勃林格殷格翰等国际知名药企建设联合创新研发中心,促进在孵企业进入领军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降低行业进入门槛。
为强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自2022年起,北京市在产业上重点布局25家标杆孵化器,覆盖8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撑全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标杆孵化器通过一流孵化人才引领带动、硬科技超前深度孵化、专业技术平台能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孵化、孵化加速联动接续、国际孵化资源融通等创新孵化模式,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带动高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集聚。
数据显示,近三年,标杆孵化器已服务在孵企业超2000余家,累计新增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650余家;投资孵化在孵企业206家,投资金额近27.55亿元;引进海外落地项目440家,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力量,持续引领带动北京创新创业能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