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敦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9月21日,“2025敦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敦煌举行,与会嘉宾认真聆听。新甘肃·甘肃日报 记者 冯乐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9月21日下午,“2025敦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近2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敦煌,围绕“典范”“高地”建设,分享案例经验,探讨路径方法,积极建言献策。
从“永久保存”到“永续利用”,树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壁画会褪色,洞窟会老化,但我们要让敦煌的美永远留存。”秉持着这份初心,敦煌研究院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为核心,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树立了典范。
为筑牢“永久保存”根基,敦煌研究院聚焦古代壁画、石窟寺与土遗址保护,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96项省部级以上课题,攻克墓葬壁画原位保护、砂岩石窟防风化等诸多难题。
从建成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到研发微环境智能窟门、低照度高显指光源,敦煌研究院院辖石窟的预防性保护体系全面建成;27项国家与行业标准、180余篇高水平论文、80余件授权专利,构建起了成套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体系。2024年,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为“硬核守护”作出生动注解。
当基础保护站稳了脚跟,数字技术就成了“永续利用”的关键桥梁。从早年人工背设备、借微光记录,到如今激光扫描、AI修复上阵,敦煌数字化迈入了“数智化”的新阶段。
研发的文物数字化智能移动平台,让偏远地区文物实现了“高效采集、远程传输”;构建的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制定的石窟寺文物数字化标准,让“数字保护”有了科学依据。
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数字化研究与工程技术已推广至国内26处文化遗产地,还走出国门,承担“缅甸蒲甘他冰瑜寺数字化保护项目”,让异国的千年寺庙也能借助中国技术实现“永久保存”。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正逐步实现“数字团聚”。建成的“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已录入文物目录7.4万多条,发布敦煌文书9900多卷、图像6000多幅,实现了敦煌文书内容840多万字的识别。
从“丝路遗珍”到“世界显学”,攀登敦煌学研究高地
秉持“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几代人赓续接力,持续深挖敦煌历史、优化研究体系、完善保护手段,让敦煌学研究得到不断突破与发展。
正是一代代学者的坚守与创新,让敦煌学从最初零散的文献考据逐步发展为融合历史、艺术、考古等多领域的“世界显学”,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稳稳立起了中国学术的高地。
“目前,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学纸本文献超17万册;整合6个学术平台资源、11.2亿条元数据及5万余册电子图书,打造了‘敦煌学研究文献库’,初步建成全球最丰富的敦煌学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的话语,不仅道出了学术建设的坚实成果,更展现出了敦煌学服务全球研究者的开放姿态。
学术成果的持续涌现,更让敦煌学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文化支撑。据统计,2019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共发表学术论文近800篇,出版专著150余部,获奖及收藏美术作品33幅,获成果奖励14项。
从“单打独斗”到“全球协作”,共绘创新发展新蓝图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本次研讨会以“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与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文物数字化保护”“数据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永久存储”等议题,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智慧碰撞。
会场内,来自美国、法国、尼泊尔、埃及等国家的敦煌学专家各抒己见。法国图书馆的塞巴斯蒂安·渴雷坦分享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战略;伊朗马什哈德费尔多西大学的Maliheh Dorkhosh讲述了以洞穴壁画为例,如何利用本体论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过去,我们的研究多是‘各自为战’,如今通过论坛搭建的平台,我们能共享数据、共解难题,这是敦煌学研究的新机遇。”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Peter Brian Ditnanson的分享,道出了众多学者的心声。
除学术研讨外,现场还发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涵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打造、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建设、文物数字化、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复原、敦煌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及人才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苏伯民表示,未来,敦煌研究院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敦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9月22日,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围绕“文物数字化保护”“数据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永久存储”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与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技术落地与创新发展,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