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上周,A股市场表现分化,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30%,收报3820.09点;深证成指累计上涨,收报13070.86点;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34%,收报3091.00点。上周五A股市场成交额为2.35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8172亿元。自8月13日以来,A股市场成交额已连续28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市场调整是获利盘流出的正常板块轮动,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市场量能变化是行情的重要观测信号。
上周五市场呈现出2个显著变化:
1.高位股跳水,人形板块遭遇跌停潮,部分此前连续大涨的低价股也未能幸免,同样迎来跌停。这反映出前期热门板块在市场调整时,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强烈。此类板块在前期上涨过程中积累了较大涨幅,一旦市场情绪转向,资金迅速撤离,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2.银行股在半年线附近止跌回升,煤炭板块也有所表现,资金开始转向红利板块。从银行股来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业绩相对稳定。尽管面临着诸如净息差收窄等挑战,但大型国有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广泛的业务网络,业绩增长长期稳定且波动率极低。而煤炭板块作为传统的红利板块,也吸引了资金的关注。
虽然市场出现新变化,从宏观环境看,市场整体向好的核心支撑逻辑未变。
1.流动性层面,美联储降息带来海外流动性宽松,国内货币宽松趋势延续,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基本面层面,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企业盈利持续修复,消费回暖、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部分周期性行业营收与利润显著回升。
3.短期市场虽因前期利好兑现、资金获利了结及政策传导需要时间而呈现震荡,但这并非趋势逆转,而是“慢牛格局” 中的阶段性节奏调整,剧震后的板块分化、资金迁移与成交萎缩,都表明市场在寻找新平衡,为后续行情蓄能 。
因此,基于当前市场特征,对于投资者来说,仍是中期战略布局以及短期留意市场节奏的总体策略:
从短线维度而言,在连续的调整后,或存在一定的修复预期,届时资金回流的强度尤为关键。若连5日线都无法有效站上的话,偏弱整理的格局或将延续,届时不排除进一步向下探低之可能。
总之,在慢牛格局中,市场不会一路高歌猛进,而是呈现“进二退一”的节奏特征。当前市场的震荡,正是为那些有准备的投资者提供了优化持仓、布局未来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