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代丽丽)近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统筹颐和园、天坛公园等9家单位,联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蓟州区科协开展“园林科普津冀行”活动。该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形成“名园联动、三地协同、科教融合”的成熟模式,今年首次走进蓟州区公乐小学及府君山公园,通过30项精品课程与互动项目,持续打造公园生态教育新实践。
9月20日,府君山公园迎来“科普市集”,市民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中和韶乐”演奏乐器的发声原理,了解古代音律计算方法。同时,全国“十佳科普使者”、天坛公园梁梓昱现场为游客带来2024年全国科普大赛特等奖作品——玄妙的双音。
此外,颐和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香山公园、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京动物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充分结合非遗元素、动植物资源,打造北京雨燕、非遗菊花、千年辽柏、中轴遗产、中国植物等多个主题的科普项目。通过实物展示、互动手工、现场讲解等,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园林科学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处处长宋利培介绍,“园林科普津冀行”自2016年启动,通过与当地园林、教育单位合作,已有11家北京市属公园、博物馆的科普项目相继落地天津、石家庄、张家口的游园现场,颐和园的榫卯结构模型、天坛的声学实验装置已经成为常驻展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