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祝盼 毛浓曦)佩戴XR设备后,瞬间穿越至两千年前的秦陵地宫,沉浸式探秘帝国密码、触摸文明记忆、感受大秦雄风;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测西安成墙多项数据,还能预警并自动生成修缮方案,形成“资源——数据——资产”全链条治理体系……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论坛活动,本次论坛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主论坛则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四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记者看到,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展区,参观者们纷纷加入“共创”,有人选了霁蓝底色搭配缠枝莲纹的瓷片,有人则选了小巧的龙纹图腾,指尖划动间,选择的纹样就生成了短袖、丝巾等预览图。“我们用科技设备检测这瓷片,提取它们的外观、纹样、化学成分甚至烧成温度等数据信息,建成数字库,记录文物的‘基因’。”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介绍道,“我们希望能吸引全球的互联网企业一起,把文化遗产‘玩’出更多新花样。”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区,近百项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争相亮相,有的通过光影让古文明“开口说话”,有的则用数据激活文物的“生命密码”,有的以互动形式打破时空的界限。据介绍,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吸引了全球近百家机构参展,生动展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经典项目,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数字化的魅力与活力。
此外,本次论坛征集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申报案例,涵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多个方向,最终评选出约40项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案例编辑成集,充分展现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论坛期间,还同步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修班等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