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凝心铸魂


展现了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秦剧《西域汉关》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新疆民族团结新故事,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杂技剧《草原之夜》以惊险奇绝的杂技语言,展现兵团人从荒原走向绿洲、进而迈向新时代的壮阔历程……这些力作华章,深情回顾新疆与兵团当年的峥嵘岁月,激荡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文艺精品的创作,离不开真实生活的滋养。兵团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开展主题创作采风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在基层职工群众真实的生活中找寻创作素材和灵感,推出电影《昆岗的号角》、纪录片《兵团故事》、舞台剧《活界碑》等一批直抵人心的精品力作。

“脚踩坚实的大地,艺术才可放飞想象的翅膀。”兵团文联副主席,兵团歌舞剧团党委书记、团长蒋玫说,“今后,我们将加强项目扶持工作的统筹指导,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加大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持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兵团始终把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任务,不断丰富文艺演出供给,既努力解决“有没有、缺不缺”的问题,还积极回应“好不好、精不精”的期盼。

兵团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向基层延伸覆盖,把文艺精品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职工群众身边。各级各类文艺团体坚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每年举办各类演出活动1000余场次,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每逢周末,可克达拉市民张娟总会带着孩子前往儿童公园书吧或图书馆,静静享受惬意的阅读时光。

近年来,四师可克达拉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陆续建成可克达拉市文化馆和图书馆、21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在18个团场的168个连队均建起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出版物保有总量达33.2万册。

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文化新需求新期待,兵团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团场、连队和社区,初步构建起师市、团场、连队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兵团拥有图书馆10个、美术馆4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连队文化活动室1916个。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当前,兵团各级文化场所已成为集展览、宣教、研学于一体的文化打卡地,职工群众可以就近尽享文化惠民成果。”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考说。

兵团还以职工群众文化需求为切入点,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盘活用好优质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化惠民、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职工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持续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让职工群众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动员广大文艺爱好者以饱满热情和昂扬之姿,生动鲜活地展现时代新风貌。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站在伟大征程的新起点上,兵团将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精品文艺创作,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让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建设美丽新疆、繁荣兵团的强大精神力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