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表一委员”调研福州新区:感受“蝶变” 研讨未来


  9月19日,20多位福州市党代表、福州市人大代表、福州市政协委员受邀走进福州新区(长乐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见证新区获批十年来,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研讨这座“沿江向海”新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福州新区规划展示馆,看着沙盘上从蓝图变为现实的产业园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城,代表委员们真切感受到新区“十年蝶变”的速度。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建康佰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趋表示,“十年来,新区建设成果突出,从‘小学—中学—高校’全覆盖的优质教育体系,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配套的提质增速,到机场、地铁、高速组成的高效交通网络和滨海优势,让新区成为绿色、宜业、宜居的新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和人才不断聚集。”

代表委员们参观福州新区规划展示馆。新华网发(景海 摄)代表委员们参观福州新区规划展示馆。新华网发(景海 摄)

  代表委员们了解到,福州新区(长乐区)目前已建成了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算力集群,共有六大数据中心规划机柜7.3万个,1.5万个已建成投用,人工智能算力达2585P,超算算力6000万亿次/秒,为数字经济筑牢重要的数字根基,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在福州新区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沉浸式展厅里的智能驾驶模拟系统,向调研的代表委员们介绍智能汽车的科创成果和先进技术。据介绍,目前,福州新区(长乐区)已完成120平方公里内的103条道路智慧化改造,测试总时长约13.13万小时,累计完成28.46万公里测试里程,“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领先推进,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代表委员们调研福州新区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代表委员们调研福州新区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以新聚能、向质跃升,经过十年的积淀,以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新区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在福建永荣锦江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卷卷高性能尼龙纤维不断下线。作为一家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永荣锦江经历了从单一产品生产到全产业链布局,从传统制造到工业物联网的升级,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医疗、汽车等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也成为新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缩影。

代表委员们调研福建永荣锦江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代表委员们调研福建永荣锦江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在福米恒美产业园,全球偏光片龙头企业恒美光电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片轻如蝉翼的偏光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不断产出。据介绍,作为福州光电聚链成群的前沿阵地,福米产业园汇聚多家科技企业,实现从一片偏光片起步,就地贯通偏光片贴合、显示模组、商业显示终端等上下游项目,未来将致力于建设全球首个从材料到终端的万人显示小镇,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代表委员们在恒美光电现场体验偏光片产品。新华网发(景海 摄)代表委员们在恒美光电现场体验偏光片产品。新华网发(景海 摄)

  “我是做企业出身的,今天的参观调研,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和智慧工厂给我很大的启发,通过调研,我看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福州市人大代表、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克兴表示。

  “今天参加福州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的调研活动,感受新区建设的速度与激情,非常的震撼”,福州市政协人资环委兼职副主任、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丽惠表示,“未来希望新区更好做好产学研融合,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定向培养、人才共享实训基地等方式,将产业需求直接融入教学科研,让高校的智力资源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家共同打造一座充满活力与创新力的未来之城。”(龚天宁)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