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剧《大河东流》晋京献演 黄河抗战传奇震撼首都观众
每日甘肃网9月20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2025年9月17日至18日,北京长安大戏院内掌声如潮,气氛热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甘肃省陇剧院倾力创排的大型原创陇剧《大河东流》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剧目,亮相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该剧以浓郁的地域特色、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为首都观众带来了荡气回肠的舞台盛宴,也再次使甘肃的独特剧种——陇剧走向全国视野。
黄河怒吼 筏客悲歌:
小切口映射大时代
《大河东流》以20世纪30年代末的兰州抗战为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珍贵史料,将镜头聚焦于一群特殊的小人物——黄河上的“筏客子”。他们世代以撑筏渡运为生,奔涌的黄河水和手中的羊皮筏子是他们全部的世界。
剧目讲述了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刘、王两个筏客家族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逐渐放下私怨、共赴国难的历程,细腻刻画了普通中国民众觉醒于民族大义、勇于牺牲奉献的伟大精神。剧中,筏客们用古老的羊皮筏子,冒着枪林弹雨,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为前线将士运送急需的抗战物资,生动再现了历史上“羊皮筏子赛军舰”的传奇。
匠心独运 守正创新:
地方戏曲焕发时代张力
舞台上,多媒体技术营造出黄河的磅礴景象,铿锵有力的筏客号子瞬间将观众带入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陇剧特有的“嘛簧”帮腔,一唱众和,时而如惊涛拍岸,气势恢宏,时而如泣如诉,婉转悠扬;梆子的击节声则如战鼓催征,急促而富有力量。创作团队在完美保留陇剧高亢苍凉、质朴深情传统韵味的同时,大胆融入了现代戏剧的舞台语汇和审美理念。舞美设计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灯光变换契合人物内心波澜,音乐编排既传统又现代,使整部剧既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厚重感,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演员们的表演真挚投入,以饱满的激情诠释了乱世之中个体的挣扎、抉择、觉醒与奉献,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掌声如雷 好评如潮:
专家与戏迷齐赞艺术精品
连续两晚的演出均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沉浸在剧情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之中。
多位戏剧评论家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大河东流》“成功以地方戏演绎宏大的历史,通过小群体、小切口精准透视了全民抗战的大格局,实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为抗战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思考”。
不少资深戏迷也难掩激动之情,纷纷表示:“完全没想到地方戏能够呈现如此宏大的主题,唱腔听得过瘾,表演看得落泪!”
深耕厚植 再度晋京:
陇剧艺术的坚守与传播
据甘肃省陇剧院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已是《大河东流》继2024年10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参演“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后,第二次晋京献礼。该剧从剧本创作到最终站上舞台,历时整整3年,汇聚了甘肃省内顶尖的创作力量,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兰州、靖远等地采风,走访筏客后人,查阅历史档案,力求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目前,《大河东流》已在甘肃及全国其他地区巡演50场,所到之处,均收获热烈反响。此次进京献演,进一步扩大了陇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陇剧、爱上甘肃文化。
记者 高宏梅
责任编辑:于帅